毛泽东一生热爱读书。勤奋好学。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多篇论著。他不但是新中国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
毛泽东说:“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是要坚持‘四多’,即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坚持”四多”学习法的实践者。
一、多读。
就是除博览群书以外,还要对重点的书籍多读几遍。他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读了就达十七遍之多。在读《饮冰室文集》、韩愈的古文及唐宋诗词时,常常能达到背诵的程度,并且能够精深了解、透彻领悟。毛泽东尤其喜欢古诗词,能顺口吟诵的就有四百多首。他还有抄写诗词的习惯,他认为这样做既练习了写字,又锻炼了记忆力。直到晚年,他仍然保持这种良好习惯。
二、多写。
就是写读书笔记。毛泽东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养成了手中无笔不读书的习惯。他读书动笔的形式灵活多样,除有各种记录本外,还有选抄本、摘录本。还常在书的重要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写上眉批。丰泽园图书室里就有一万三千余册图书被他批画过。一本《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万多字,他用工整的小楷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
他在读《辩证法唯物教程》一书时,用毛笔和红蓝铅笔在书眉处写下了近一万三千字的批语,其中第三章的批语近一千字,是本书批字最多最长的一段。
三、多想。
就是在读书过程中,要清楚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遇到疑难问题,反复思考、研究。在批语中,毛泽东都有比较简单的表示赞成、反对、怀疑的话,有时也用笔谈的形式同作者讨论。有很多地方,他都是根据历代学者的不同学说,加以综合、比较,然后再提出自己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都是他熟读精思的结晶。
四、多问。
就是在读书时遇到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请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毛泽东除了在校自修,向本校教员请教以外,还经常向城里有学问的人请教。每逢外省的专家、学者到长沙讲学,他都要去拜访求教。
毛泽东成为国家领导人以后,仍然保持多方求教的学风。
他常常对人说:“学问一词,讲的就是又学又问,我们不但好学,而且要好问才行。”他在读书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经过苦思、查找工具书而无所获时,便向人求教,直到弄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