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考的第二个特征是社会助学。这一特征也与古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与教育机构之间并无紧密联系的特点一脉相承。
虽然有些朝代规定只有科举生员才能参加乡试,但这些生员所在的官学实际上却很少进行教学活动,而多流为考试的场所,教学仍然主要由民间私学承担,士子蒙养阶段大多于私塾中学习,而准备科考时期多数在私学先生的指导下自学,或参加一些地方举办的文会互相切磋以期提高。
科举时代社会助学风气颇盛。不少地区的富商大族为本乡本族的学子设立义学、族学,资助一些家境清寒的孩童读书。
从南宋开始,各地开始捐田里产,筹办“贡士庄”或“兴贤庄”以补助本籍举子赴京城参加礼部考试,使那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举子得以顺利赴考。
各地还在北京建立科举会馆,为本籍举人进京应试提供免费或廉价的住所和其他便利条件。在各省省会,也设有许多供本籍秀才应乡试所居的试馆,发挥着助考的功能。
在今天的广州自考中,有专门的自学考试机构,专门为广大考生提供各种服务。
例如购买指定的教材或参考书或复习资料,供考生咨询有关自考的政策导向和资讯,办理考试报名手续和有关证件,提供考试结果咨询等,为广大考生顺利而有效地参加考试提供了便利。
另外,有的学校中专家或学者通过长期对广州自考教材及考题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很有效的经验或应试技巧,举办长期或短期的自学考试助学班或培训班,使学生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复习迎考,增加考试成功的胜数。这种社会对考生自学的引导作用与科举制下民间对举子的扶助有着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