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携首部执导的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做客大学,并举行了以“影像与文字创作之差异”为题的分享会,引领现场观众进行一场文字、音乐与情感的交流。
在方文山眼里,文字创作是文字世界的主宰。它不同于影像创作——需要去沟通协商,甚至达到某种程度的妥协。同时文字创作也是一种风格,“所谓没得商量就是风格”,不需要与纷扰的人事沟通,可以进行自由地架构故事,赋予故事生命力。所以对于方文山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文字创作是很幸福的。
“但是,文字创作过程也是很孤独的”方文山讲到,一个人的创作不易留下与人互动的故事。文字创作大多时候只是一个人自己的工作,人物的设定、故事的背景都是自己决定的,只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因此,“文学创作很幸福,也很孤独”。
歌词的创作是方文山重点介绍的部分。与诗歌不同,“歌词是需要通过不断地传唱,因此生命力十分重要,它需要引起服务对象情绪共鸣和情感宣泄”,而诗歌却是作者眼中的主观世界,地位超然,语言洁净度高,因此歌词也被称为“情感最大公约数”。方文山以《爱在西元前》的歌词“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为例,说明人称变化对于情感共鸣的重要性。
方文山说,影像创作与文字创作一样,都是在讲故事,是与世界的对话,不同的是,影像创作的过程更为复杂。不只要完成好人、事、地、物这样的前置作业以及拍摄过程中与演员的协商交流,还需要后置的调光、剪接、配乐等。他推出了个人首部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宣传片,向在场观众展示了他的影像创作方面的成果。
“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在音乐方面的剪接能使电影的情感更为丰富饱满,而在电影中元素的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中国风”闻名的方文山在电影中通过众多的传统元素去透露自己的价值观,于他而言,这也是提高自己在众多导演中的识别度的方法,即强调自己的存在。
随后,在观众的惊讶声中,《听见下雨的声音》女主角韩雨洁登场,她提到《听见下雨的声音》是她的第一部作品,拍戏时有重重的困难,但导演非常耐心的教导让她很好地完成了这部作品。她还幽默地提及,“在片场,导演从来没有骂过除她以外的其他人。”
分享会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现场不少学生对方文山的作品也是相当熟悉,一连答上好几个问题,把全场气氛引向高潮。由大学图书馆通识平台主办的主题分享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与欢送声中完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