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诗人高适,有一次在仲秋时节,带着一行人马前往浙江东台州巡察。途经杭州清风岭,岭上有一座庙。高适等人住宿在庙中。
夜晚,清风岭上秋色怡人,别有一番情趣。高适诗兴大发,提笔在庙中墙壁题诗一首,诗中写道:“绝岭秋风已自凉,
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
第二天,高适启程赶路,途中,他仔细观赏钱塘江的壮美风光,发现江水比昨晚少了,只剩下半江水了。原来江水是月升时随潮而涨,月落时随潮而退。诗中说“前村月落一江水”,显然不符合事实。
过了月余,高适巡察归来,专程取道清风岭,来到庙里,将“一江水”改成“半江水”。于是,“前村月落半江水”这一千古名句,一直流传至今。
在学习上求精求准,这是古今中外学者的特点。
中国著名作家茅盾有一件逸事:
中学毕业,他报考了北京大学。发榜时,考生都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茅盾原名沈德鸿,大红榜上写着“沈德鸣”,没有沈德鸿,茅盾很失望。这时,他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通知书上也写着“沈德鸣”。茅盾去查报名单,才发现在填报名单时,自己写的字太潦草,将‘,鸿”字写得很像,‘鸣”字,以至出现了错误。
从此,茅盾写字不再潦草。晚年时谈到此事他还感慨地说:“从那以后我写字力求正楷,争取不写模棱两可的字。”